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漢語認知語法
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hinese Grammar 
開課學期
109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麗麗 
課號
CHIN7408 
課程識別碼
121 M287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08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92CHIN7408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主題為漢語認知語法,將帶領學生熟悉漢語語法、認知語言學、認知語法這三大領域基本觀念,繼而融會三方面知識探討漢語認知語法此一主題。除上述基本概念外,整學期將探討下列多項主題,包含原型理論、範疇化、隱喻、轉喻、意象圖示、語義框架、理想認知模式、認知模型理論、象似性、標記性、配價關係、詞序與焦點、構式語法、語法化、語言類型學、語義地圖等主題。以上為初步安排,將視課程進展狀況隨時調整。
本課程每週三堂課,第一堂課由教師介紹基本觀念,第二、三堂課則由學生輪流上台做口頭報告。口頭報告為老師指定之論文,會與當週主題相關。口頭報告分三部分,首先介紹選讀論文的主張及論證內容,其次提出相關疑問或支持證據,接著展開課堂討論。口頭報告需使用PPT,並於課後補充完整上傳ceiba。討論過程中,老師會適時調整討論方向或補充相關知識,並於最後提出講評。
每位修課學生每週四晚上10:00之前均需上傳該週論文至少2個問題,學期末每位修課學生需繳交一份完整的期末報告,由學生自選主題,需與課程主題相關。將分四階段繳交,每階段都計分。各階段內容如下:I繳交題目、大綱與動機、II繳交語料來源、參考書目及研究方法、III上台概述期末報告內容、IV繳交書面期末報告。 

課程目標
1. 藉由課堂講授以及閱讀相關論文,帶領學生認識認知語言學的主要觀點,並瞭解漢語語法學家在此領域的大致進展。
2. 藉由課堂討論,引導學生熟悉語言學領域的論證模式。
3. 藉由口頭報告,培養學生上台報告並主持討論的能力。
4. 藉由報告撰寫,訓練學生撰寫符合語言學門學術規範之論文。
 
課程要求
1. 準時上課、不無故缺席。
2. 共同維護良好的、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。
3. 課前充分準備,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。
4. 準時繳交作業。每份作業每遲交一週扣十分。
5. 親自撰寫作業。作業如有抄襲,該份作業以零分計。

1. 每週課前上傳提問(10%)
2. 口頭報告需含下列四部分:(20%)
第一,介紹選讀論文的主張及論證內容。
第二,提出支持證據、相關疑問以及其他重要的相關研究。
第三,開放課堂同學提問並帶討論。
第四,口頭報告需使用PPT,並於課後補充完整上傳ceiba。
3. 期末報告採階段式撰寫,共分下面四階段:(70%)
階段一:繳交期末報告題目、大綱與動機(5%)
階段二:繳交期末報告語料來源、參考書目及研究方法(5%)
階段三:上台概述期末報告內容,並繳交相關PPT資料(10%)
階段四:繳交書面期末報告(50%)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五 17:20~18:20 
指定閱讀
以下為每個主題閱讀論文,★為負責同學帶討論之論文,其餘為補充材料。此為暫訂書單,開學日提供最後確定清單。
一、原型理論與範疇化
1. 宗守云,2007,〈從範疇化過程看量詞「副」對名詞性成分的選擇〉,《世界漢語教學》2007.4: 21-32。★
2. 宗守云,2011,〈量詞範疇化的途徑和動因〉,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》40.3: 109-116。
3. 劉正光,2006,〈語言非範疇化的理論的意義〉,《外語教學與研究37.1: 29-36。
二、隱喻與轉喻
4-1:沈家煊,2003,〈複句三域「行、知、言」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3.3(總294),頁195-204。★
4-2:肖治野,2016,〈語氣詞「了2」的三域研究〉,《漢語虛詞的行域、知域、言域考察》,杭州:浙江大學出版社。
4. 劉正光,2002,〈論轉喻與隱喻的連續體關係〉,《現代外語》2002.1(總95): 61-70。★
5. 沈家煊,2008,〈認知語言學理論與隱喻語法和轉喻語法研究〉,《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》,頁305-320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三、意象圖示
6. 郭銳,2008,〈空間參照理論與漢語方位表達參照策略研究〉,《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》,頁120-135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★
7. 崔希亮,2008,〈認知語言學理論與漢語位移事件研究〉,《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》,頁52-67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四、框架語義與理想認知模式
8. 張領順,2014,〈漢語移動的框架語義認知〉,《揚州大學學報》18.4: 11-128。★
9. 張領順,2011,〈漢語方式動詞的移動狀態層級〉,《外語教學與研究(外國語文雙月刊)》43.6: 828-839。
10. 沈家煊,2003,〈現代漢語「動補結構」的類型學考察〉,《世界漢語教學》2003.3(總65): 17-23。
五、認知模型理論
11. 沈家煊,2006,〈「王冕死了父親」的生成方式──兼說漢語的揉合造句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6.4(總313):291-300。★
12. 石毓智,2008,〈語言學假設中的證據問題──論「王冕死了父親」之類句子產生的歷史條件〉,《語言科學》6.4(總29): 39-51。
13. 沈家煊,2009,〈「計量得失」和「計較得失」再論「王冕死了父親」的句式意義和生成方式〉,《語言教學與研究》2009.5: 15-22。
14. 沈家煊,2008,〈「移位」還是「移情」──析「他是去年生的孩子」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8.9(總326):387-395。
六、象似性
15. 張敏,1998,〈「的」字隱現的一般規律〉,《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》,頁263-322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★
七、標記性
16. 沈家煊,1999,〈極性詞的肯定和否定〉,《不對稱和標記論》,頁91-114,南昌:江西教育出版社。★
17. 沈家煊,2006,〈也談能性述補結構「V得C」和「V不C」的不對稱〉,《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》,頁259-281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八、配價關係
18. 袁毓林,2010,〈第七章 三元動詞的配價和配位分析〉,《漢語配價語法研究》,頁332-386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★
19. 范曉,2001,〈動詞的配價與漢語的把字句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1.4: 309-319。
九、詞序與焦點
20. 祈峰,2013,〈漢語焦點的類型及其相關問題〉,《漢語學習》2013.2: 3-42。★
21. 劉丹青,2008,〈話題理論與漢語句法研究〉,《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》,頁217-228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十、構式語法
22. 張伯江,1999,〈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〉,《中國語文》1999.3。亦收錄於劉正光主編,《構式語法研究》,頁193-208。★
23. 陸儉明,〈再談「他吃了三個蘋果」一類結構的性質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2.4。亦收錄於劉正光主編,《構式語法研究》,頁232-244。
十一之一、語法化I
24. 方梅,2002,〈指示詞「這」和「那」在北京話中的語法化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2.4(總289): 343-356。★
25. 劉堅、曹廣順、吳福祥,1995,〈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〉,《中國語文》1995.3: 161-169。
十一之二、語法化II
26. 吳福祥,2002a,〈漢語能性述補結構「V得/不C」的語法化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2.1: 29-40。★
27. 吳褔祥,2002b,〈能性述補結構瑣議〉,《語言教學與研究》2002.5: 19-27。
十二之一、語言類型學I
28. 陸丙甫,2001,〈從賓語標記的分佈看語言類型學的功能分析〉,《當代語言學》2001.4: 253-263。★
29. 吳福祥,2003,〈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——兼論SVO型語言中伴隨介詞的兩種演化模式〉,《中國語文》2003.1(總292): 43-58。
十二之二、語言類型學II
30. 吳福祥,2009,〈南方民族語言關係小句結構式語序的演變和變異──基於接觸語言學和語言類型學的分析〉,《語言研究」29.3: 72-85。★
31. 吳福祥,2011,〈語義圖模型: 語言類型學的新視角〉,《當代語言學》2011.4: 336-350。
十三、語義地圖
32. 郭銳,2012,〈概念空間和語義地圖:語言變異和演變的限制和路徑〉,《對外漢語研究》2012: 96-130。★
 
參考書目
以下為老師上課內容之參考書目
1. 朱德熙,1982,《語法講義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2. 吳福祥,2006,《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》,合肥:安徽教育出版社。
3. 呂叔湘,1992,《中國文法要略》,台北:文史哲出版社。
4. 呂叔湘,2003[1980],《現代漢語八百詞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5. 束定芳主編,2004,《語言的認知研究──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》,上海: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。
6. 沈家煊,1999,《不對稱和標記論》,南昌:江西教育出版社。
7. 沈家煊,2006,《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8. 沈陽、馮勝利主編,2008,《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9. 袁毓林,2007,《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10. 袁毓林,2010,《漢語配價語法研究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11. 馬真,1997,《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12. 張敏,1998,《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
13. 張麗麗譯,2013,《語法化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。
14. 陸儉明,2013[2003],《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15. 劉正光,2011,《構式語法研究》,上海: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。
16. 劉丹青,2003,《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17. 劉月華、潘文娛、故韡,2003,《實用現代漢語語法》(增訂本),北京:商務印書館。
18. Croft, William. 1990. Typology and universals. Cambridge. New York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19. Croft, William. 2001.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: 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. Oxford,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20. Fauconnier, Gilles and Mark Turner. 2002. The way we think: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's hidden complexities. New York: Basic Books.
21. Geeraerts, Dirk. Ed. 2006. Cognitive Linguistics: Basic Readings. Berlin, New York: Mouton de Gruyter.
22. Goldberg, Adele E. 1995. Constructions: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. Chicago and London: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.
23. Haspelmath, Martin. 2003. "The geometry of grammatical meaning: semantic maps and cross-linguistic comparison." In M. Tomasello ed.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, vol. 2, pp211-243, New York: Erlbaum.
24. Hopper, Paul J. &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. 2003 [1993]. Grammaticalization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25. Lakoff, George and Mark Johnson. 1980. Metaphor we live by. Chicago: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.
26. Lakoff, George. 1987. Woman,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: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. Chicago and London: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.
27. Langacker, Ronald W. 2008. Cognitive Grammar: A basic Introduction. Oxford,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28. Malchukov, Andrej L. 2010. “Analyzing Semantic Maps: A Multifactorial Approach.” Linguistic Discovery 8.1: 176-198.
29. Paul Kay et al. 1997. “Color naming across languages.” In Hardin, C. L. & Luisa Maffi ed. Color categorie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: 21-58.
30. Rosch, Eleanor H. 1973. “Natural Categories.” Cognitive Psychology 4: 328-350.
31. Talmy, Leonald. 2000.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, volume I: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. Cambridge: MIT Press.
32. Taylor, John R. 1995 [1989].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: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.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33. Ungerer, Friedrich and Hans-Jörg Schmid. 2006.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. New York: Longman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每週課前上傳提問 
10% 
每位修課學生每週四晚上10:00之前均需上傳該週核心論文至少2個問題 
2. 
口頭報告 
20% 
需含下列四部分: 第一,介紹選讀論文的主張及論證內容。 第二,提出支持證據、相關疑問以及其他重要的相關研究。 第三,開放課堂同學提問並帶討論。 第四,口頭報告需使用PPT,並於課後補充完整上傳ceiba。 
3. 
書面報告I 
5% 
繳交期末報告題目、大綱與動機 
4. 
書面報告II 
5% 
繳交期末報告語料來源、參考書目及研究方法 
5. 
書面報告III 
10% 
上台概述期末報告內容,並繳交相關PPT資料 
6. 
繳交書面期末報告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6  0.漢語語法與認知語言學概說 
第2週
3/05  1.原型理論與範疇化(馬真第一、二講)
吳振霆報告 
第3週
3/12  2.隱喻與轉喻(馬真第三講)
陳誌緯報告 
第4週
3/19  3.意象圖示(馬真第四講)
黃惠玲報告 
第5週
3/26  4.框架語義與理想認知模式(老師出席國際會議,停課,下次上課老師補講本主題要點) 
第6週
4/02  春假放假 
第7週
4/09  5.認知模型理論(馬真第五講)
吳昌政報告 
第8週
4/16  6.象似性(馬真第六講)
郭佑龢報告 
第9週
4/23  7.標記性(馬真第七講)
康容榕報告 
第10週
4/30  8.詞序與焦點(馬真第八講)
黃惠玲報告 
第11週
5/07  9.配價關係(馬真第九講)
郭祐龢報告 
第12週
5/14  10.構式語法
康容榕報告
∼繳交期末報告題目、大綱與動機∼ 
第13週
5/21  11-1.語法化I
陳誌緯報告
會議 ID:494-726-803
密碼:cognitive 
第14週
5/28  11-2.語法化II
吳政霆報告
∼繳交期末報告語料來源、參考書目及研究方法∼ 
第15週
6/4  12.語言類型學 I
歐千華報告 
第16週
6/11  12.語言類型學 
第17週
6/18  13.語義地圖 
第18週
6/25  學生論流上台概述期末報告(四位)
每位同學報告30分鐘,討論10分鐘,第二位同學報告完後休息10分鐘。
報告順序依照學號:陳誌緯、郭祐龢、康容榕、黃惠鈴
~一週後繳交期末報告~